今年以来,在稳经济的大背景下,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将扩内需、促消费摆在“头号位置”,有关促消费的专项行动方案纷纷亮相。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地在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支持新兴业态为代表的“特色经济”,一方面能够提供更多的消费场景,创造更多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对恢复市场信心、城市活力,扩大内需、促进消费都有非常重要的推动和示范效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型消费
力促消费潜力释放
此前,由“宅经济”催生出的新消费模式“烧”旺了电商直播。尽管当前线下消费正持续回暖,但基于前期积累的庞大用户规模及消费需求的个性化、细分化,大力发展直播经济等新型消费模式,仍成为多地政府力促消费提档升级的重要方式。
例如,宁波市近日印发《“双促双旺”促消费稳增长实施方案》提出,抢抓新型消费涌现机遇,宁波将专注扩大健康消费,培育“银发”“少儿”经济,促进体育消费,拓展教育培训消费,优化家政服务消费,推进住房服务消费。
“新型消费就是要用创新的方式去刺激消费需求释放。”江苏苏宁银行金融科技高级研究员孙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三年,我国消费活动受到较大限制,期间,电商直播的快速发展使得产品供给和消费需求得到更为直接的“触碰”,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孙扬认为,为进一步促进消费提质,今年地方政府在消费金融、消费场景、增加消费产品触达消费者等方面,也要进行积极探索和创新。
特色经济
助消费场景多元化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记者梳理发现,自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后,地方政府从供给端持续丰富消费场景,以推动消费市场“烟火气”的持续升温。
从各地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重点工作内容来看,涉及“夜间经济”方面的内容较为密集。至少有重庆市、山西省、辽宁省等7个地区提及对“夜间经济”的支持举措。
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要“发展夜间经济,促进都市文化旅游消费提质升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提到,要“开展城市商业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促进餐饮消费回升,繁荣活跃夜间经济,让城市充满浓浓的烟火气”。
王鹏分析称,在符合安全规范的前提下开展外摆经济其实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需求,尤其是个性化的需求。随着90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消费者当前更加注重消费的体验感、个性化,而不只是为了购买商品或服务。夜间经济可以提供更多沉浸式的体验,实际上也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除此之外,不少地方还根据其资源禀赋、地方特色、实际情况等创新消费场景。比如,河北省提出要“大力发展后奥运经济和文旅产业”;云南省提出要“加快发展口岸经济”;广东省提出要“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发展免税经济、首店经济、共享经济、低空经济”;山西省提出要“积极发展假日经济”。
广西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色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能够推动消费复苏。未来,我国经济需要更有质量、更具前沿、更符合比较优势的增长点和发力点,形成能够带动全面增长的新业态、新模式。
在王鹏看来,特色经济未来发展方向首先要注重数字化,更好地将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结合。其次也可以考虑多探索“健康化”路线,当前大家更注重生活健康,未来夜间经济等创新消费场景可推出更多和健康生活、绿色生活相关的品牌。最后,要注重创造沉浸式、参与式的消费场景,无论是直播短视频带货,还是游园式体验消费,都是重点发力方向。
“总的来说,消费市场复苏、消费活动的恢复,将有利于推动服务业的整体复苏,同时销售端的恢复也将促进制造业利润修复与投资回升,进一步带动失业率的下降与人均收入的上升,从而促进社会整体预期好转,推动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发展,保障我国经济的稳定良好运行。”陈雳说。
原标题:“促消费”成多地政府工作报告重点词相关专项行动方案纷纷亮相